一、先理清路径:有哪些通道?
报读内地高校(含“985/211”“双一流”)
l 可参加港澳台联考,适合中学学业背景为港澳、台或华侨的考生,成绩可用于报考指定内地高校,这是教育部授权的统一通道。
l 也能通过香港DSE直申内地,申请“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”。
l 部分内地高校认可澳门“四校联考”成绩,用于录取澳门学生。

报读香港 / 澳门高校
l 香港高校:主要通过JUPAS、非JUPAS 及各校内地招生计划申请;港大等校为内地(含港澳台联考/高考)考生设独立申请通道,通常需提供港澳台联考成绩/高考成绩,部分专业要求雅思成绩。
l 澳门高校(如澳门大学)及香港多数高校:采用材料评估+测试/面试的综合评审方式,语言与学术要求以各校当年公布信息为准。
二、学习体验差异:哪边更适配?
授课语言与学术环境
l 香港高校:以英语授课为主(一般要求IELTS 6.0–6.5),香港中文大学部分课程或专业采用中英双语授课。
l 澳门大学:以英语教学为主,学校提供中葡语言课程,部分专业以葡语授课,兼具中葡文化氛围。
l 内地名校:多以中文授课,侧重本科通识教育与高强度专业课,实验与科研平台资源深厚。
制度与培养模式
l 香港高校:书院制、跨院双学位、海外交换机会多,项目制教学与英语学术写作训练密集。
l 内地名校:“强基计划”、拔尖基地、科创竞赛及大科学装置等资源集中,为科研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。

三、“谁更强”?看学科与全球能见度
以 QS 2026排名为例(仅列代表院校,学科强弱需看细分):
l 港澳地区
院校名称 | QS排名 |
香港大学 | 11名 |
香港中文大学 | 32名 |
香港科技大学 | 44名 |
香港理工大学 | 54名 |
香港城市大学 | 63名 |
澳门大学 | 285名 |
澳门科技大学 | 440名 |
l 内地名校:北京大学排名14、清华大学排名17(复旦、上海交大、浙江大学等也位居全球前列)。
两地都有顶尖院校:若目标是全球就业或学术交流,可侧重国际排名与英文培养强度;若倾向国内升学、体制内或龙头企业就业,可关注国内学科地位与校友、行业资源。
四、成本差异:预算该怎么算?
香港与澳门高校(非本地生/境外生)学费参考
l 香港大学:非STEM学院约19.8万港元/年,STEM 学院约21.8万港元/年;住宿费1.7–3.8万港元/年(覆盖285天)。
l 香港中文大学:17.8万港元/年;近年宿费约 1.6万港元/年(以当年公布为准)。
l 香港科技大学:18.5万港元/年;校内住宿费约1.6–3.5万港元/年。
注:澳门高校(如澳门大学)对香港学生通常按非本地类别收费,具体以校方当年公布为准。

香港本地生成本(符合“本地生”学籍/居留条件)
l 学费:2025/26学年港八大本地本科统一为 4.45万港元/年。
l 宿费(参考):香港大学1.7–3.8万港元/年,香港中文大学约1.6万港元/年。
内地名校收费
经联考、DSE、四校联考录取的学生,收费与同校同专业内地学生一致。普通公办本科多为 5000–6000元人民币/年,艺术、医学、工科等专业费用或更高。
总体来看:内地名校学费与住宿成本明显低于港澳;但港澳高校的国际化平台、英语环境与交换资源,是另一种“隐性回报”,需结合预算与目标衡量性价比。
五、出路与平台:城市与产业如何匹配?
l 香港: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,金融、专业服务、创科(深港联动)岗位密集,国际职业路径与跨国企业机会多。
l 内地(尤其粤港澳大湾区):制造业升级、互联网与硬科技产业链路完善,“湾区青年实习/ 就业计划”等渠道丰富,内地与香港人才双向流动趋势增强。
港澳高校与内地名校并非“孰优孰劣”,而是不同的赛道选择。若看重全球化学术环境、英语训练与跨国就业通道,港澳高校更契合;若希望深耕内地科研、融入国内产业与体制发展,内地名校的资源与校友网络更有优势。

今天的港澳台侨联考资讯就先分享到这里了,想要了解更多的港澳台侨联考问题,欢迎拨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联考学校:佳佳老师(联考中国)18922873397

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