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联考报考热度持续攀升,2025年报考人数已达11939人,较2021年增幅超166%。据多方数据预测,2026届报名人数或突破1.3万大关。面对此形势,26、27届考生如何精准规划?
一、报考人数趋势
历年数据显示,联考报考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:

增长主因:
l 2006-2012年香港“双非港宝”集中进入升学阶段,以2011年出生高峰推算,2029年或迎考生峰值;
l 内地教育资源吸引力增强,更多港澳台及华侨学生选择联考升学。
招生计划滞后,竞争压力陡增:

高校招生计划增幅远低于报考人数增速。2025年总招生计划6311人,仅较2024年增加299人(增幅约5%),竞争加剧或导致录取分数线波动上涨。
二、26 届冲刺:考纲变化+关键节点双重把控
(一)吃透考纲新变化,靶向备考
26 届考生需重点关注考纲调整:
l 中文:增加古代诗文考查比重,提高语言文字运用题要求;
l 数学:新增随机事件运算等概率知识,及多项式、余式定理等内容;
l 英语:题型大幅调整,15 道单句填空题改为1篇10题语法填空,短文改错题替换为概要写作,最后一篇阅读4道选择题改为简答题;
l 物理、化学、地理、历史等学科均有内容增减与试卷结构优化。
建议依据新考纲梳理知识体系,聚焦新增内容与题型变化,优先攻克高频考点。
(二)倒计时关键时间点,错漏即失机会
2025年9月-2026年2月(备考筑基期)
l 身份材料预审:华侨生需核查父母及本人居留证明,确保满足“2年累计18个月” 或“5年累计30个月”要求;
l 学科基础夯实:按考纲梳理知识点,构建知识框架,重点攻克学科难点,为后续复习打牢基础;

2026年3月(报名关键期)
l 3月1-15日:完成联考网上报名,准确填写个人信息;
l 3月11-31日:报名确认,港澳台考生网上确认并缴纳报名费(550元/人);华侨考生需到指定地点现场确认,提交原件审核后缴费。
l 材料准备要点:华侨生需上传亲属关系证明、护照、居留认证书及成绩单等;港澳台生上传身份证+回乡证/台胞证(有效期内),应届生需提供高中5个学期成绩单。
2026年4月-5月(冲刺备考期)
l 4月:完成缴费后,投入冲刺复习,通过真题、模拟题练习熟悉题型与命题规律,提升解题速度与准确率。
l 5月:关注考场安排,定期进行全真模拟,调整心态以适应考试节奏。
三、27届布局:身份规划+学业筑基双重准备
(一)华侨生身份:提前规划居留时长与材料
有意以华侨生身份报考的27届考生,需立即启动规划:

l 核查父母及本人海外居留时间,若不满足“2年累计18个月”或“5 年累计30个月”要求,需提前规划时长;
l 同步准备护照、居留认证书、父母子女关系证明等材料,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报考资格。
(二)港澳台身份:证件有效期 + 学业基础双保障
l 证件管理:确保回乡证 / 台胞证在有效期内,临近过期需提前办理换证;
l 学业规划:从当下开始,按联考考纲要求夯实学科基础,注重知识积累与运用,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与逻辑思维能力,为后续备考降低压力。
面对26届或破1.3万的报考规模,26届需抓牢冲刺关键期,依新版考纲高效备考;27届需早做身份与学业规划。
今天的港澳台侨联考资讯就先分享到这里了,想要了解更多的港澳台侨联考问题,欢迎拨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联考学校:佳佳老师(联考中国)18922873397

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